古鋼琴的祖先——小鍵琴
December 3, 2021 at 9:24 pm,
No comments
具有鍵盤的弦鳴樂器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紀時期。最初出現的是單弦琴,既通過橋鞘的移動, 以鍵琴的切槌敲擊在單弦上, 發出高低不等的音。
到了十二世紀, 單弦琴具備了數根相同長度的琴弦,用以伴奏復調歌唱。自十二世紀中葉,源自於管風琴的半音鍵盤開始被使用。這些早期的小鍵琴*1已經具有盒子的形狀,并且帶有插入式鍵盤。
發聲原理
所有琴弦的長度和音高均等;發聲的原理是通過連接在琴鍵後方的銅鍥槌擊打琴弦不同的部位點,琴弦的右側是用以發音,左側是布條編織的阻尼氈,以壓靜琴弦的振動。
圖爲小鍵琴,構架與盒子是根據路易十六世時期風格製作的。琴弦對角排列,調音釘在音板的右側。鍵盤的音域在C與g3之間,琴弦裹以黃銅。此樂器經1931年修復后,可以彈奏。
十五世紀初期起,小鍵琴演變成二弦一音。所有的小鍵琴都是依據所謂的“綁定系統”製造的,既琴弦遠少於琴鍵。C與升C,D與升D……以此類推,都是由不同的切綫擊打在一條弦上。這些早期的樂器只有20到22個鍵。
十六世紀初期,小鍵琴的鍵盤增加至3個八度,擁有38個鍵26根弦;十七世紀時4個八度,擁有45個鍵29根弦;十八世紀時4個八度,49個鍵31根弦。這些琴弦長短不一,并且可以調成半音。
直至十六世紀,小鍵琴的外形是盒狀,可以四處擺放;後來又加了四脚,仍可拆卸,移動更為方便。
小鍵琴在十八世紀達到了其鼎盛時期,到了十九世紀初,小鍵琴的製造卻完全停止了。這種基本上由德國製造的樂器尤其用於教學與練習,因爲它特有的音色是大鍵琴無所能及的。
從歷史的角度上看,小鍵琴是古鋼琴的先驅。兩者初期無論在外形上或用弦種類和測弦原理上,都極爲相似。
*1 Clavichord (Clavi=鍵,chorda=弦)
資料來源:
海德堡普法爾茨伯爵博物館